7-10-2013 晨更分享 (可8:11-26)

耶穌囑咐他們說:「你們要謹慎,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。」他們彼此議論說:「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吧。」(可8:15,16)

門徒們才剛剛看見主行的神蹟→讓五千人吃飽,又讓四千人吃飽,並且兩次都有剩餘的。但是當主耶穌教訓他們防備法利賽人的酵的時候,他們還是以為耶穌在責備他們忘記帶餅的這件事。

我們的心思和這些門徒們一樣,總是環繞在物質的層面或身體的需要上。我們不能進入屬靈的境界。在靈性方面我們是個瞎子,我們屬靈的心竅需要被主來醫治,使我們能看見、能明白屬靈的事。

親愛的主啊!
求你用你口中的話來光照我,來醫治我,好讓我對屬靈的事樣樣都能看清楚。主啊!我要看見。阿們。

7-9-2013 晨更分享 (可7:31-8:10)

有人帶著一個耳聾舌結的人來見耶穌,求他按手在他身上。耶穌領他離開眾人,到一邊去,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,吐唾沫抹他的舌頭(可7:32,33)

對於屬靈的,屬神的事物,世上的「罪人」都以算是耳聾舌結的人,因為不能與神說話又聽不見神的聲音。需要有人為他們「代求」。需要有人把他們帶到主耶穌的面前。基督徒承認自己不能醫治他們,唯有神能。所以,我們只能用耐心、用愛心,用禱告把他們一個一個的帶到耶穌的面前來。

雖然眾人求耶穌「按手」在他身上,可是耶穌並沒有那樣做,耶穌只按照祂自己的方式來醫治。我們為人代求的時候也常常的建議耶穌要這樣做、不要那樣作,可是祂是神,祂只按照祂自己的方法來成就大事。

親愛的主啊,
為罪人代求並把他們帶到你面前是我的責任。主啊!傳福音的責任你已經交託給我了。願你的醫治和拯救臨到所有我向你代求的人。阿們。

7-8-2013 晨更分享 (可7:14-30)

耶穌對她說:「讓兒女們先吃飽,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。」婦人回答說:「主啊,不錯;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。」(可7:27,28)

一位希利尼婦人的女兒被鬼附著,求耶穌為她趕出那鬼時引出這段對話。其中說到「救恩」的次序性。雖然主願意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。但是主的救恩是有先後次序的,彌賽亞的啟示和祝福先是臨到猶太人,後才是外邦人。

耶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給狗吃指的是祂自己,因為祂就是那餅,祂就是生命的糧。但這婦人回答的更有信心,她說只要耶穌把剩餘的恩典賜她,就能解決她女兒的問題。

「這剩餘的恩典」在羅馬書十一章說得很清楚,就是因為猶太人的跌倒,「救恩」便臨到我們外邦人。

親愛的主啊:
我是天生的野橄欖,因著你的恩典,我被逆著性子接在好橄欖上。主啊!這是你救恩的奧秘。所以,我不敢自高,反要謹慎。阿們。

7-6-2013 晨更分享 (可7:1-13)

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,所以拜我也是枉然。(可7:7)

「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」可以另譯為「他們所教導的道理就是人的吩咐」。法利賽人對律法是虔誠的,並且熱誠到了一種地步甚至於錯把人的教訓也當成真理來教導人。據說他們總共要守613條的誡律。

我們可能也覺得自己是熱誠的基督徒,但會不會我們的信仰中也有很多是奠基於「傳統」而非「聖經」呢?奠基於「人的吩咐」而非「聖經的教導」呢?這實在值得我們好好的檢討與思考。不叫我們的敬虔變成了「枉然」!

親愛的主啊!
我要尊重你的話過於人的教導和遺傳。謝謝你的提醒。阿們。

7-5-2013 晨更分享 (可6:45-56)

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,心裡還是愚頑。(可6:52)

是主耶穌揀選了這些門徒,也是主耶穌親自帶領他們經歷了五餅二魚和風浪的神蹟。但是這些神蹟奇事並沒有開通他們的心竅。他們的心仍然是愚頑的 (their heart was hardened)。

門徒雖然經歷了「大」的神蹟,但是他們對耶穌的了解還是非常的有限。所以「神蹟、奇事」並不能使人對耶穌有真正的認識。猶太人是要神蹟,希臘人是求智慧,至今猶太人還是不認耶穌就是彌賽亞。另一個方面,主耶穌並沒有因為門徒們心裡愚梗而放棄他們,祂仍然用慈愛、忍耐和溫柔繼續的引領他們。

親愛的主啊:
求你開我的心竅,讓我們離開自己的愚昧,得著「智慧」的心。若是我仍然執迷不悟也求你不要放棄我。阿們。